Linux云服务器用一段时间就会出现buff/cache内存占用过多的情况,导致free空闲内存变得非常少,严重影响使用;
(1)缓存机制介绍
在Linux系统中,为了提高文件系统性能,内核利用一部分物理内存分配出缓冲区,用于缓存系统操作和数据文件,当内核收到读写的请求时,内核先去缓存区找是否有请求的数据,有就直接返回,如果没有则通过驱动程序直接操作磁盘。
缓存机制优点:减少系统调用次数,降低CPU上下文切换和磁盘访问频率。
CPU上下文切换:CPU给每个进程一定的服务时间,当时间片用完后,内核从正在运行的进程中收回处理器,同时把进程当前运行状态保存下来,然后加载下一个任务,这个过程叫做上下文切换。实质上就是被终止运行进程与待运行进程的进程切换。
(2)查看缓存区及内存使用情况
free -m
free -H
空闲内存=free(141)+buffers(74)+cached(6897)
已用内存=total(7866)-空闲内存
(3)可见缓存区分为buffers和cached的区别
内核在保证系统能正常使用物理内存和数据量读写情况下来分配缓冲区大小。buffers用来缓存metadata及pages,可以理解为系统缓存,例如,vi打开一个文件。cached是用来给文件做缓存,可以理解为数据块缓存,例如,dd if=/dev/zero of=/tmp/test count=1 bs=1G 测试写入一个文件,就会被缓存到缓冲区中,当下一次再执行这个测试命令时,写入速度会明显很快。
(4)随便说下Swap做什么用的呢?
Swap意思是交换分区,通常我们说的虚拟内存,是从硬盘中划分出的一个分区。当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内核就会释放缓存区(buffers/cache)里一些长时间不用的程序,然后将这些程序临时放到Swap中,也就是说如果物理内存和缓存区内存不够用的时候,才会用到Swap。
swap清理:
swapoff -a && swapon -a
注意:这样清理有个前提条件,空闲的内存必须比已经使用的swap空间大。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找一个目录,然后创建脚本文件
touch cleanCache.sh
用vi编辑
vi cleanCache.sh
#!/bin/bash
#每天0点清除一次缓存
echo "开始清理缓存"
sync;sync;sync #写入硬盘,防止数据丢失
sleep 10 #延迟10秒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echo "清理结束"
通过如下命令测试脚本是否正常运行
chmod 777 cleanCache.sh
./cleanCache.sh
输入如下命令,打开配置文件
crontab -e
在末尾添加如下内容:(每天0点的时候执行一次,可以按需更改)
* 0 * * * ./路径/cleanCache.sh
然后输入如下指令可以查看是否成功
crontab -l